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系专业

2017/8/29 10:46:13

 

 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对象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招生对象有三种:
  普招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理科上线生;学制3年。
  单招生:中职毕业,参加全省统一单招考试上线生;学制3年。
  五年一贯制:中考成绩达到一定高度的第一志愿考生,学制5年。
  完成学业,取得国家认可的高职高专学历。
  
  临床医学专业基本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医疗卫生工作所需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临床医师。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医学事业,有为人民医学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崇高人道精神;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艰苦求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业务培养要求,具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具备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临床医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及预防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本专业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对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鉴别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
  3、具有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从事社区卫生保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临床医学专业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业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分类
  
  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
  1、必修课:必修课是指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必修课开设19门。
  2、限选课:限选课是指为达到专业目标培养要求,学生需要选修的课程。限选课开设4门。
  3、任选课:任选课是指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由学生自行选修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校开设的任选课中修读。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
  
  公共基础必修课
  1、政治:108学时
  2、体育:72学时(共开设2学期)
  3、大学英语:144学时
  4、计算机应用基础:36学时


  专业基础必修课
  5、人体解剖与组胚:144学时
  6、生理学:72学时
  7、生物化学:72学时
  8、免疫病原学:72学时
  9、病理学:72学时
  10、药理学:72学时


  专业必修课
  11、诊断学:144学时
  12、内科学:160学时
  13、外科学:180学时
  14、妇产科学:72学时
  15、儿科学:72学时
  16、传染病学:52学时
  17、中医学:72学时
  18、预防医学:72学时
  19、眼耳鼻喉口腔科学:52学时


  专业选修课
  20、皮肤性病学:36学时
  21、急救医学:36学时
  22、医学心理学:20学时
  23、常用护理技术:36学时
  24、其他相关课程。


  上述各课程的顺序和学时数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理论讲授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基本保持在1:1.34。
  
  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实习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课间实习的形式进行安排,以保证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社区实习原则上安排在毕业实习期间采取集中轮流的方式进行。毕业实习48周,应安排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主要实习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学科。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部分时间在其他临床科室实习;社区实习集中安排3周,在社区预防保健教学基地进行。
  
  临床医学专业军训、劳动和社会实践
  
  1、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大学生的一门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训练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共二周。军训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
  2、劳动教育:一、二年级每学年分散安排校内、外公益劳动一周,累计2周;三年级结合专业实习参加劳动。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病员,了解我们医疗卫生现状,向基层医疗卫生学习、为社区医疗服务。三年中除专业实习外,一、二年级暑假中各安排1周,到基层医疗机构中去,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卫生服务。学生返校后交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
  
  临床医学专业成绩考核
  
  考核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全面素质进行评价,加强考核的诊断性和形成性。除体育课外,每学期考试课一般为5门,技能考试1~2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预防医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常用护理技术等6门课的技能考试成绩单列,并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计入学分。
  成绩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必修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
  考试与考查课程均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毕业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
  1、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查、学时,按教学进度表规定执行,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随课程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
  2、第三学年未,进行毕业考试,考试科目为:内科学(含诊断学)、外科学(含外总有关内容)、预防医学、临床实践技能综合考核。
  3、三年制制临床医学专业应修满的学分:必修课121.5学分(含临床实习24学分,毕业考试4学分)、选修课19学分(专业选修课7学分,任选课12学分),共计140.5学分。
  毕业实习的主要科目应进行出科考试(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共4科),出科考试成绩决定本门科目的临床实习学分。
  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及必修环节,且均取得学分,修满所规定的选修课学分,身体健康,毕业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招生对象
  
  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招生对象有两种:
  普招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理科上线生;学制3年。
  五年一贯制:中考成绩达到一定高度的第一志愿考生,学制5年。
  完成学业,取得国家认可的高职高专大专学历。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同时招收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省教育厅单独组织入学水平测试,学制3年,完成学业,取得国家认可的中职学历。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医学影像技术工作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和相关医学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适应医学影像技术工作需要的高、中级医学影像技师。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本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热爱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有为医学影像技术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救死扶伤”的崇高人道精神。
  2、掌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和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医学影像技术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独立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并能继续不断地寻求新知识,提高和优化技能及态度素质,以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影像技术学发展的需要。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事临床影像检查、诊断与治疗技术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
  1、掌握必需的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诊断与影像设备学方面的基本理论;
  2、具有独立进行影像检查和影像诊断工作的能力;
  3、具有正规操作和使用影像设备的能力;
  4、具有安装、维修一般影像设备的技能;
  5、具有对常见病进行初步影像学诊断的能力;
  6、具有对本专业仪器设备进行初步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7、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8、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初步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公共基础必修课
  1、政治:108学时
  2、体育:72学时(共开设2学期)
  3、高等数学:72学时
  4、应用物理技术:72学时
  5、大学英语:144学时
  6、计算机基础:36学时


  专业基础必修课
  7、人体解剖与组胚:144学时
  8、生理学:72学时
  9、病理学:72学时
  10、药理学:36学时
  11、影像物理学:36学时
  12、影像电子学基础:72学时
  13、放射物理与防护:72学时


  专业必修课
  14、诊断学:72学时
  15、内科学:72学时
  16、外科学:72学时
  17 妇产科学 36学时
  18 儿科学  36学时
  19 五官科学 36学时
  20 影像检查技术学 144学时
  21 医学影像设备学 108学时
  22 医学影像诊断学 180学时
  23 超声诊断技术    72学时


  专业选修课
  24 常用护理技术    36学时
  25 心电图学       36学时
  26 放射治疗技术学 36学时
  27 就业与创业指导 20学时


  上述各课程的顺序和学时数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理论讲授与实践学时的比例应基本保持在1:1.34。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教学见习采取课间实习的形式进行安排,以保证与理论教学之间的紧密结合。毕业实习48周,应安排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主要实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技术等。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部分时间在其他临床科室实习。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军训、劳动与社会实践
  
  1、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训练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共二周。军训应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进行。
  2、劳动教育:一-、二年级每学年分散安排校内、外公益劳动一周,累计三周。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病员,了解我国医疗卫生现状,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学习、为社区医疗服务。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成绩考核
  
  考核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全面素质进行评价,加强考核的诊断性和形成性。课程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每学期考试课程除体育课外,一般为3门。在第1-2学年,每学期增加技能考试1~2门。影像检查学、影像设备学、影像技术学、超声诊断技术等4门课的技能考试成绩单列。并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计入学分。成绩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必修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
  考试与考查课程均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毕业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
  1、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查、学时,按教学进度表规定执行,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随课程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
  2、第三学年末,进行毕业考试,考试科目为: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技术。
  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修满的学分:必修课120学分(含临床实习24学分,毕业考试4学分);选修课18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任选课12学分),共计138学分。
  毕业实习的主要科目应进行出科考试(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技术),出科考试成绩决定本门科目的临床实习学分。
  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及必修环节,且均取得学分,修满所规定的选修课学分,身体健康,毕业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一定的医学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日趋老龄化社会中常见的老年病、慢性病和伤残患者对康复服务、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能够在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康复护理院、疗养院、老年福利院等各类机构从事养老服务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总体培养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具有为康复治疗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和“救死扶伤”的崇高人道精神。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达到本专业业务培养要求,具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具备独立思考和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能够坚持正常工作,能够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康复医学的临床治疗技能及养老服务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等方面知识,接受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和现代康复治疗技能基本训练,掌握常见疾病、残疾和老年的康复治疗、评定及预防工作的基本能力,懂得医学等各种综合手段,成为养老服务与管理领域内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的基本知识,受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方面的基本训练,使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残损、慢性病、老年病基本技能;
  3、具有常用的康复护理技能和急救技能;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修业年限与入学程度
  
  1、修业年限:三年
  2、入学程度:高中
  3、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业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主要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理疗学、临床康复学、老年医学、常见老年病康复、社会工作实务等。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政治、体育、英语、计算机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解剖组胚、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中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要、神经医学、营养学、康复医学概要。
  专业必修课: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针灸学、推拿学、康复心理学、理疗学、临床康复学、老年医学、常见老年病康复、言语治疗学、急救医学、康复护理学技术、社会工作实务、医学心理学、社区康复学。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军训、劳动和社会实践
  
  1、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大学生的一门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训练成绩计入学生档案,共二周。军训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进行。
  2、劳动教育:一、二年级每学年分散安排校内、外公益劳动一周,累计2周;三年级结合专业实习参加劳动。
  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病员,了解我们医疗卫生现状,向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学习、为社区医疗服务。三年中除专业实习外,一、二年级暑假中各安排1周,到基层医疗机构中去,为病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卫生服务。学生返校后交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成绩考核
  
  考核应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全面素质进行评价,加强考核的诊断性和形成性。除体育课外,每学期考试课一般为3门,在第2学年,每学期增加技能考试1~2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临床医学概要、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康复护理技术等6门课的技能考试成绩单列,并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计入学分。
  成绩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必修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
  考试与考查课程均采用百分制计分法;毕业实习成绩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四级计分。
  1、各门课程的考试、考查、学时,按教学进度表规定执行,考试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考查随课程进度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安排。
  2、第三学年末,进行毕业考试,考试科目为: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
  3、本专业应修满的学分:必修课104学分、临床实习24学分,毕业考试6学分(每门课2学分),共计135学分。
  毕业实习的主要科目应进行出科考试(包括内科、外科、康复科),出科考试成绩决定本门科目的临床实习学分。
  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及必修环节,且均取得学分,身体健康,毕业鉴定合格者,准予毕业。


更多内容,请查看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专题

更多招生简章,请查看“招生专业”频道

更多高校,请查看“院校库

热门院校

  • 武汉理工大学

    211院校,热门专业: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工商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

  • 华中农业大学

    211院校,热门专业:工程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

  • 武汉科技大学

    重点大学,热门专业:车辆工程、临床医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

  • 湖北大学

    重点大学,热门专业: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学

  • 湖北工业大学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学、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

  • 武汉工程大学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工程管理、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工技术

  • 武汉纺织大学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法学、人力资源管理

  •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中医学、中药学、护理、中西医临床医学

  • 湖北经济学院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会计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经济学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一本院校,热门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音乐教育